美术学院师生开展艺术考察实践
近日,我校美术学院2022级雕塑、绘画、摄影、美术学四个专业256名师生分别前往中国工艺美术馆、798艺术区、韩美林美术馆及宋庄艺术区等地开展了两次集中考察实践活动。
活动涵盖传统工艺赏析、当代艺术体验、艺术家交流及毕业作品观摩,有效拓展师生艺术视野,促进多专业视角融合,深化师生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理念,为后续创作与研究积累丰富素材,提升综合专业能力与文化自信。
在学校北京昌平沙河实践基地负责人严腾统筹协调及各班班主任协助下,首场考察首站落地中国工艺美术馆。这座承载中华工艺美术精髓的场馆,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传统艺术学习素材。现场,雕塑专业学生聚焦玉雕、牙雕作品,细致观察线条转折与材质肌理;绘画专业师生围绕传统工笔画、漆画等形式展开研讨,就传统技法与现代应用的结合与带队老师深入交流。
美术学院师生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合影
随后,师生前往798艺术区,步入充满实验性与国际视野的当代艺术场域。斑驳工业厂房与先锋艺术装置形成的强烈对比,为摄影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创作素材;美术学专业师生则针对艺术区文化地标的形成机制展开深度思考。“从传统工艺的精妙到当代艺术的多元,深刻体会到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雕塑专业一名参与学生表示。
第二次考察聚焦韩美林美术馆与宋庄艺术区。在韩美林美术馆,艺术家韩美林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创作成果令师生叹服,其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底蕴与个人风格,为美术学院四个专业师生提供了跨领域思考方向——雕塑专业关注大型装置构成逻辑,绘画专业深入分析色彩运用与造型语言。宋庄艺术区,这片中国当代艺术家聚集地的鲜活艺术生态,让师生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摄影专业学生捕捉艺术家工作室创作瞬间,美术学专业师生与驻地艺术家面对面交流。期间,恰逢“千里之行”全国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在宋庄上上国际美术馆举办,我校2021级绘画专业学生韦李丰一的作品入选参展,极大鼓舞了参观师生。“宋庄让我看到艺术真实生长的生命力,这是教科书无法传递的。”绘画专业一名学生感慨道。
全体师生在韩美林美术馆
展览现场:我校绘画专业2021级学生韦李丰一作品《青山有色,岁月无声》
两场考察实践活动,充分践行美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对学院专业而言,实地观察原作、感受空间氛围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艺术区与美术馆考察为艺术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案例,师生也在考察中拓宽艺术视野,通过跨专业视角碰撞,深化对艺术本质的理解。
艺术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此次跨越传统工艺、当代艺术、个人创作与艺术聚落的考察,构建了多维度艺术认知体系,不仅为美术学院后续《主题创作》《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等课程提供思路参考,更助力师生提升综合专业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学习全过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拓展实践路径。